company culture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伟博体育的文化 > 活动专栏 > 创新发展农药研发团队-伟博体育

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周俊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沈阳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沈阳院设计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企业")在改革中发不断展,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新的改革发展之路。回顾企业60年来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的开发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见证企业的发展探索之路。

一、体制结构不断完善

在 建院50年代初期,沈阳院就组建了本企业前身化工组和设计组。到50年代末期,组建了化学工程、化工仪表、物化分析和化工设计等专业研究室。70年代又组 建了环保研究室。80年代将配套专业调整组合,组建了发开片。90年代初,为充分发挥配套专业的综合优势,沈阳院对开发片进行整合组建了化工综合开发所。 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团结一心,积极走向市场,共谋发展,渡过了求生存艰苦岁月的难关。

为 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2003年12月,沈阳院将化工综合开发所改名为沈阳院设计工程中心。随着伟博体育的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业务量的不断增多,2004年6月, 组建了经营管理办公室。 2005年,为加大市场经营管理力度,规范项目经营作业程序,成立了市场工程部。随着自主开发的造粒焚烧、喷雾流化造粒干燥、环流反应器、催化湿式氧化等 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对前期产品市场开发、经营经验总结的基础上,2008年初,以造粒焚烧、喷雾流化造粒干燥、环流反应器技术的开发课题组为基础组建了以自 有技术产品市场开发和经营为核心业务的产业部。同时,企业各部门内部也在不断调整。

近 年来,设计所组建了项目管理部及工艺、设备、电仪、土建及公用工程5个专业室;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企业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和科研队伍的发展,为了满足国内行业环保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 服务的需求,2009年初,在研究室内部探索性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结构调整——组建由环保教授任首席研究员的环保技术实验室, 下设4个课题组,分别开展农药和染料两个行业的污染物治理技术研究与工程技术服务及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与研究和国家工业环保技术政策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 环保技术实验室实行统一经济目标管理,对实验室分配的经济任务份额负责;实验室内部实行工作目标管理。

在 60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企业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从拥有62人、10万元注册资金的企业,发展为拥有140余人、1094.5余万元注 册资金的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不断引进新的人才,使得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目前,企业有博士、硕士38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人,高级工程师33人。

二、管理与经营不断规范

近 年来,在项目管理上,初步建立了项目管理体系,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环保总局项目、院资助项目和重点产业项目纳入项目管理程序。设置项目管理岗位,对 项目的立项、合同管理、执行进度、完成水平、资金保证和使用状况、项目环境条件保证、项目成果管理以及财务、社会关联业务进行全程服务;在经营管理上,坚 持岗位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以分管经营副总负责的跨部门产业经营作业格局;在生产管理上,加强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在圆满完成攻关项目的同时,承接产业 工程项目设备加工任务及院内外等多项合同后,统一调度,综合管理,保证了交货要求,维护了企业的产业制造信誉。

同 时,为强化和规范企业管理,提高领导层议事决策能力,从设计工程中心成立之初企业开始实行领导班子例会即办公会制度。 2004年7月,企业成立了专业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担负着研究领域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探讨、专业现状和研究水平评估与国内外专业发展趋势分 析、年度科研计划任务书及计划任务完成情况调查报告的讨论和审查等工作职责。在沈阳院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2004年完成了《设计工程中心2005年至 2020年发展规划》。经产业化运营模式的探索和总结,2005年提出了《设计工程中心三年发展规划(2006~2008)》。在院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 和监督下,企业在2006年开始《三年规划》的具体实施。同时,企业通过每年对规划进行滚动修改,为领导班子贯彻落实沈阳院的发展规划、增强企业发展意 识、提高企业发展能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创新企业发展体制和描绘企业发展蓝图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专业技术不断发展

经过不断深化改革,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的企业经营策略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环 境保护、化学工程、反应工程、物理化学等专业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支柱专业,工程设计、仪表自动化等专业为设备加工安装提供专业支撑。企业同时具有甲级工程 咨询和工程设计资质,乙级环保工程咨询及设计资质,特种设备设计及制造资质,工程承包与化工安装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十余项资质。主要从事化工工艺试验前或试 验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工程放大、过程强化、"三废"治理研究及工程设计。近三十年来,研究开发出多项化工"三废"治理共性技术,其中,"催化水解法处理光气 尾气"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液膜萃取法回收氢、酚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含盐有机废水造粒焚烧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还成功开发了"催化湿式空气 氧化废水处理技术"等4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并承担了国家环保部农药、食品添加剂等多项行业生产排放标准编制工作。在这些技术支撑下,环保产业已成为沈阳院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

化 学工程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主要从事化工单元过程和有机中间体的共性技术开发研究。经过近五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潜心研究,积累和取得了 丰硕的成果,其中流态化技术、干燥技术、化工中间体的环境友好生产工艺、产品分离技术的开发应用等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多次获得了国家、省、部级科 技进步奖,其中,流态化催化萘氧化生产苯酐技术各阶段成果先后获国家成果奖(1964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进入20世纪,随着院体制 改革和市场需求等大环境的影响,为适应过程工业节能减排和院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化学工程专业研究方向逐步转向了化工过程强化的应用研究,同时与环境工程 专业密切结合,力争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设备和成套装置技术,推动技术产品产业化。近十年来,从冷模基础实验开始,先后以喷射引射技术为核心,开发 了适用于气液合成反应的环流反应器,以流态化技术为核心开发了适用于化工固体产品的喷雾流化造粒分级干燥一体化装置和适用于化工高含盐有机废水的造粒焚烧 装置。其中环流反应器技术2004~2006年在圆满完成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任务的基础上,2007年在浙江新安化工成功的实现了单套全自控5000升 反应装置达到5000吨/年三氯氧磷产能的工业化应用,与现有工艺装置相比,设备的容积生产率提高了10倍,实现了无三废的清洁生产过程;同期与南通江山 农化股份公司合作开展了在3000升反应装置上进行双甘膦空气催化氧化合成草甘膦的中试研究。目前,环流反应器技术已拥有两项专利。喷雾流化造粒装置自 2003年在沈阳新纪化学公司300吨/年cf-351荧光增白剂产品上应用后,列入院重点资助课题,2008年在新纪化学公司新扩产的500吨/年装置 试车时取得一次成功。造粒焚烧装置自2000年首次工业化应用后,经不断改进和完善,又在国内销售了数十套,目前已形成了处理能力为1.0吨/小时、 1.5吨/小时、3.0吨/小时系列化产品,该技术于2007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08年通过了国家"十一五"、"863"计划课题的立项审查。上述 三个技术已成为设计工程中心产业化的核心产品。

企业开发、生产的旋流喷动干燥机于1992年通过化工部鉴定,同年列为国家科委推广新产品。1993年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6月被评为中国通用机械干燥设备行业协会评为"旋流喷动干燥设备全国名优产品"及首批推荐产品。

近 十年来,发挥专业综合配套优势,承揽了秦丰农药、金源农药、七洲环保、鞍山七彩等化工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承揽了东药集团制剂生产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以 及多个大型精细化工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及工程管理项目。工程设计在精细化工领域,特别是在农药、染(颜)料及中间体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结 合中化集团战略方向和沈阳院发展规划对中心功能性质的新要求,秉承化工综合技术开发的发展宗旨,在沈阳院和集团公司的资助下,企业依托化学工程与反应工 程、环保工艺与工程、理化测试、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技术开发等综合专业基础,近两年先后启动了催化、生物两个专业技术平台的建设,已初步形成结合核心业务方 向、自有特色的研发能力。

企 业在沈阳院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分担着不容推卸的历史重任。自加入中化后,企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体制结构的调整,精益管理理念的实施,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 性,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08年成为两所两中心首个收入突破3000万元部门。这样显著的数字体现了企业的科研与产业化结合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9年企业改制为公司制的管理模式,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将在沈阳院的带领下齐心协力谋求新的发展,推出自有技术产品满足细分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企业新的 经济增长点,促进企业自身稳步的发展。

本 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理念,我们一定会结合中化集团战略方向和沈阳院发展规划对企业功能性质的新要求,秉承化 工综合技术开发的发展宗旨,坚持"以不断创新来满足客户要求"的企业宗旨,在集团及院领导的领导下,为把本企业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化工综合技术单位而努力 奋斗。

设计工程中心 周俊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