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国际权威杂志《化学评论》(《chemical reviews》,影响因子if 41.298 — 2012年)网站上(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cr4005605)刊登了沈阳院国家新农药创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刘长令教授及其合作者关爱莹等撰写的论文:新农药创新策略《中间体衍生化策略在农用化学品创制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derivatization approach in agrochemical discovery" ,doi: 10.1021/cr4005605),该文长达29页。《化学评论》是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国际权威杂志,其学术影响力在国际化学领域处于前列。该杂志副主编robert d. kuchta教授对该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it is clearly an outstanding manuscript, and we are please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of publishing it. ” (这是一篇杰出的论文,我们很高兴有机会刊登它)。
该文结合刘长令教授课题组多年研究成果,详细地介绍了刘长令提出的新农药创新方法“中间体衍生化方法”的实质与应用,给出了大量利用该方法创制新农药品种的实例。“中间体衍生化方法”的实质就是利用有机中间体可进行多种有机化学反应的特性,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把新药先导发现的复杂过程简单化。与其他创制理论或方法相比,在时间、投资、效率等多方面均得到了优化与改善,随之成功率也大大提高,该新农药创新策略不仅仅适宜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更可发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在实际科研中,除了新农药创新外,刘长令的研究团队还发现了多类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医用抗肿瘤活性,该研究策略idms(中间体衍生化方法)应用潜力巨大。
自1997年至今,以刘长令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在中间体衍生化策略创制新农药品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科研成果目前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0余件,并获授权专利50件;申请国际专利pct 18件;申请国外专利78件,已获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授权专利30件(以上包括数件抗肿瘤专利)。利用该创新策略成功创制的、获多国发明专利的杀菌剂唑菌酯、丁香菌酯和唑胺菌酯已产业化,且获中国发明专利奖优秀奖一项,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创制的其他产品如杀螨剂嘧螨胺、杀菌剂双苯菌胺等在产业化开发中;发明的多个结构新颖、具有很好医用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也在深入研究中,应用前景广阔。
直接合成法或常规中间体法common intermediate method (cim) 利用中间体进行化学反应,设计合成新化合物,然后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再经优化发现新农药品种;
替换法terminal group replacement method (trm) 利用简单的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新的中间体,利用该中间体替换已知农药或医药品种化学结构中的一部分,得到新的化合物,经筛选,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再经优化发现新农药品种;
衍生法active compound derivatization method (adm) 利用已知的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或农药品种作为中间体,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反应,设计合成新化合物,经筛选、优化研究发现新农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