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功构建裙带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将为我国重要创汇水产品裙带菜的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遗传学研究工具。
海洋所海藻种质库科研团队以子一代单倍体克隆培养系为作图群体,利用slaf-seq技术构建了国际上第一张裙带菜遗传图谱,并对性别决定位点进行了定位。该图谱由30个连锁群组成,总长1816.28cm,上图标记包括4626个slaf标记和1个性别连锁ssr标记,相邻标记间平均遗传图距为0.39cm。性别关联位点被定位在22号连锁群上29.01至68.81cm的区间。1个ssr标记和5个slaf标记为性别紧密连锁标记,位于22号连锁群59.50cm的位置。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bmc genomics上,第一作者为副研究员单体锋。
裙带菜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经济褐藻,年产量稳定在50-80万吨(鲜重)之间。近年来,海藻种质库团队与我国最大的裙带菜栽培企业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单倍体克隆杂交结合定向选育的技术方法,先后培育了我国第一、二个裙带菜新品种“海宝1号”和“海宝2号”,并在主栽培区进行了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