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0
三星进行重大改组,旗下四家子公司将被韩华集团收购
三星集团可能已全面着手事业重组,将集团事业领域重组为电子、金融与服务业,以及重工业这三大领域。三星电子将把旗下石油化工和军工产业领域四家子公司——三星综合化学、三星道达尔、三星商业设备以及三星泰勒斯出售给韩华集团,总额超过1.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6亿元)。报道指出,韩华期待通过收购三星的四家子公司,在石化领域实现规模化经营,并在军工领域获得协同效应。据悉,此次交易将经过核查资料等流程后,预计会于明年上半年结束。
解读:这是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17年来,三星首次将主要子公司出售给其他大企业。成交后,这四家企业的经营权将归韩华所有,三星将彻底退出军工产业领域。至于石化领域,三星考虑到与电子材料的关联性只保留了三星精密化学的基础化工领域,实际上也等于全部脱手。
top9
松下与美国企业合作研发新一代锂电池
松下公司为了研发新一代锂电池,与美国化工企业polypore(北卡罗莱纳州)达成了业务合作,旨在加强需求高涨的电动汽车电池业务。polypore主要生产锂电池隔膜。松下旗下的“汽车工业系统公司”将向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扩大锂电池供应量。在印度等电力状况较差的新兴市场国家,松下也在积极推销可作为手机基站备用电源的锂电池。
解读:松下之前应用于特斯拉的三元材料引起了全球对三元材料的热捧,让松下赚足了眼球,这次松下公司再度与美国化工企业polypore的合作开发新一代锂电池,会不会又引起新一波的热潮?让我们拭目以待。
top8
走出去 中国高铁海外动作频繁
印度方面,中国铁路代表团日前已赴印度与印方商讨全球第二长高铁线——“德里—钦奈高铁走廊”合作事宜,预计两国将合建这条高铁。尼日利亚方面,中国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就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正式签署了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的商务合同,这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项目。泰国方面,中国将参与泰国867公里的双轨标准轨铁路项目合作。此外,11月初还爆出中国铁建中标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速铁路项目的新闻,虽然之后墨西哥方面撤消了该投标结果,不过依旧表现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信心和实力。
解读:刚刚结束不久的apec北京会议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将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诸国囊括在内,并延伸至东欧和北非,这些区域都是轨道交通急需发展的地方,形成加速高铁出海的新形势。中国轨道交通知名企业南北车获利不少,业界也不断传出南北两车合并的传闻。不过南北车都有着自己的“经营之道”,合并之事不能操之过急,还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top7
空客在中国建立新材料研究中心
中客车集团创新部、中航工业基础技术研究院以及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签署协议,共同组建新材料研究卓越中心飞行器和航天系统应用领域的新材料创新研究。据悉,研究将包含金属、陶瓷、高分子聚合物以及复合材料等所有种类的材料,并将涵盖新材料发展以及新的加工工艺。
解读:成立后的研究中心将促进多个航空航天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分享,进而提升空中客车集团创新部、中航工业基础技术研究中心和中法工程师学院的专业技术价值,并拓展其涉猎的领域。 “该卓越中心的总体目标在于探索在飞行器和航天系统相关应用领域材料方面的创新。”
top6
日本东丽获波音万亿日元订单
17日,日本东丽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宣布,将联合研发飞机用碳纤维材料。两家公司将在较早阶段共享下一代飞机的性能和设计,力争缩短材料研发周期并削减成本。东丽当天宣布将获得来自波音公司价值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6亿元)的飞机用碳纤维订单,双方已就此达成基本协议,这些材料将用于大型客机“777x”等。两家公司的关系向着联合研发的层次发展,日本企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影响力或将由此得到提升。
解读:依靠技术和实力,日本的碳纤维的三大巨头已将全球其他碳纤维制造商远远甩在身后,要知道,日本仅东丽一家公司的产能就接近2万吨,抵得上我国全部30多家企业的产能,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碳纤维生产企业技术不成熟,导致碳纤维质量普遍偏低、生产成本高、盈利能力差,开工率低只有1/6,2013年中国碳纤维实际产量仅为3000吨左右。
top5
美国康宁公司发布了第4代最新大猩猩玻璃
21日,美国康宁公司发布了最新产品——大猩猩玻璃第4代,新一代玻璃大幅地提高了智能手机在跌落情况中的抗损性能,特别是应对尖锐物体的抗损性能,耐损性较前作提升两倍,oem 可以选择在相同的厚度的情况下,强度增加两倍,也可以选择轻薄 25 %,但保持与上一代相同的强度。据透露,目前已经有超过 40 家 oem、超过 1395 款商用设备和超过 30 亿设备在使用大猩猩玻璃。第四代大猩猩玻璃目前已经开始量产,首款搭载第四代大猩猩玻璃的产品将于本季度上市。
解读:几家欢乐几家愁,康宁的第四代大猩猩玻璃对蓝宝石屏的影响还有待验证,选择耐损性?还是耐磨性?这个问题还是留给苹果吧。
top4
第六元素挂牌新三板
11月12日,常州第六元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1190)在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举行新三板挂牌仪式,成为国内第一家真正以石墨烯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第六元素是一家专业从事石墨烯粉体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石墨烯产品应用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1年,借助于技术、资金及人员等重要资源,公司已完成了石墨烯粉体宏量制备生产线的升级改造。
解读:石墨烯本身属于全新材料,各国都在争抢石墨烯的研发龙头地位。广阔的下游应用及几乎无瓶颈的上游原材料决定该产业必将爆发出高成长个股,第六元素率先登陆新三板,已抢占先机。此外,资本与科技的结合,将有助于拓展石墨烯应用领域,加速推进国内石墨烯产业化进程。
top3
浙大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浙江大学化学系彭笑刚课题组与材料系金一政课题组合作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上。该文报道了一种以量子点为电致发光材料的新型led器件。其性能远超过了目前相关文献报道的其它量子点led,并且该新型器件可以通过简单的溶液加工路线制备而得。
解读:浙江大学团队为qled设计并合成了特殊的量子点,并对qled本身器件特性进行了剖析,从而找到了该类器件结构的关键问题,再通过在器件中插入一层纳米绝缘层解决了正、负载流子注入平衡的关键难点。这两个方面的成功,从实验上验证了qled实用化的可行性。这预示着qled有望在照明与显示两个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top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10日逝世
2014年11月10日晨7时7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师昌绪院士是我国材料科学的奠基人,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他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并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科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师昌绪院士的离开,使中国痛失一位材料巨人,是材料界的一大损失,材料界人士沉痛悼念。
解读:师昌绪先生是我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师昌绪先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温合金、合金钢、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研制出多项国家急需的战略材料及部件,丰富和发展了凝固理论、相变理论、性能评价方法;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纳米科学技术、碳纤维、金属腐蚀 与防护、生物医用材料、镁合金等学科的快速发展;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材料与工程科学的杰出人才;就我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新材料研究等重点科 技领域发展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多项重要建议,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top1
三部委力促新材料做大做强
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日前联合印发《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按照“需求牵引、创新驱动、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支撑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需求,选择一批产业发展急需、市场潜力巨大且前期基础较好的关键新材料,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互补与协同合作,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包括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性能功能材料、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及岛礁建设急需的高端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急需的新材料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发展急需的新材料。
解读:新材料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方案中提出,到2016年,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海洋工程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发展急需的大尺寸单晶硅、宽禁带半导体及器件、新型平板显示玻璃、石墨烯、pm2.5过滤材料、高性能low-e玻璃、高速铁路轮对、液化天然气船用殷瓦合金薄带、钛合金管、海水拌养混凝土、新型防腐涂料等20种左右重点新材料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和规模应用。促进材料生产企业与重大示范应用企业建立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利益共享机制清晰的新型关系。培育30家左右具有较强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新材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