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17日,“康平纳杯”第27届(2014年)全国针织染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泰安圆满召开。本次会议以“战略调整、智能创新、产业升级”为主题,最终云集了全国针织染整行业约240名专业人士。本届大会共征集到66篇学术论文及学习资料,近200名作者参与了论文集的撰写工作,会议期间有20多名专家和代表在会上发言,从不同角度分享其宝贵生产经验、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最新生产设备和染化料产品。全国针织染整年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7届,27年来年会始终把握行业的脉搏,成功搭建了行业信息沟通平台,技术交流平台,专业人才培育平台和增进友谊的平台。今后,年会将继续发挥专家团队的学术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从而推动针织染整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此外,大会闭幕前,宣布了本次论文集中评选出的22篇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现场进行颁奖典礼。
开幕式
开幕式伊始,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染整学组秘书长、全国针织信息中心《针织工业》编辑部市场部经理高旭女士主持,介绍出席此次会议并就坐主席台相关领导有: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王智先生,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染整学组组长、天纺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邓淑芳女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染整学组副组长、山东宝时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顺成先生,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染整学组副组长、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学院院长夏建明先生,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染整学组副组长、浩沙实业(福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常向真女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染整学组副组长、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范雪荣先生,泰安市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康荫国先生,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琳先生,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染整学组副组长、全国针织信息中心主任、《针织工业》编辑部执行主编万捷女士。最后,由邓淑芳女士,刘琳先生分别对本次会议进行开幕式致辞。
会议报告
报告伊始,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智先生对针织印染精加工规模以上企业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同时分析了针织家纺市场逐渐向好,以及宽幅加工设备配套的不足,特别指出了2015年将执行的印染企业污水排放指标变化情况。
智能化生产篇
①山东康平纳集团总经理刘琳:纺织工业建设智慧型工厂的需求与实现。介绍了中国制造2025,建设智慧型工厂的基本条件和迫切需求,重点阐述了智慧型工厂典范——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背景、总体思路、核心技术及应用情况等方面。
②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工董勤霞:建设智慧型工厂实现机器换人的思考与实践。以“四个相结合”为开场白,即:一、产学研用支撑平台和共同努力的相结合;二、研发创新及建立一个完整的流水线的相结合;三、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的相结合;四、跨行业跨领域的相结合。以本公司引进智能化高端装备建设智慧型服装流水线为例,提出了企业机器换人,建设智慧型工厂的“六大思考”。
③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成:常州旭荣企业两化融合报告。重点阐述了旭荣公司两化融合的理念和实施情况,如何实现管理信息化和技术人才化,如何做到面料研发的品种多样性和订单快速反应,值得相关印染企业借鉴和学习。
节能减排新技术篇染化料方面:德美公司王深喜介绍了棉针织高温低碱免中和快速练漂技术,夏建明教授介绍了节能减排练染工艺与助剂,上海新发明公司罗海航介绍了棉针织物低温前处理及染色的超短快速节能减排新技术。设备方面:青岛大学徐维敬教授介绍了其与康平纳集团、淄博金浩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多功能全松式连续化练漂机设备及应用情况,恒天立信、绍兴东升、常州科德、香港中大、无锡杨佳等企业分别介绍了各自在前处理、或染色、或印花、或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生产技术经验篇
由浙江俏尔婷婷梁佳钧分享了自身企业活性染料染色残液的重复回用技术经验,由石狮祥华集团宋国方介绍了本企业在涤棉针织物分散低碱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的技术经验,由上海嘉麟杰公司朱金刚介绍了涤及涤氨混纺针织物色渍研究现状及其改善途径,由汕头兴业染整厂詹跃男介绍了本企业在蕾丝面料染整工艺的技术创新等。
院校科研成果篇
由苏州大学唐人成教授介绍了天然染料及其染色技术,面对染料行情不稳定的局面,探索另辟蹊径的方法。由嘉兴学院沈加加老师介绍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基于约束最小二乘法的色纺纱配色方法。由天津工业大学巩继贤老师介绍了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日光触发型单向导湿织物开发研究。
闭幕式
对22篇优秀论文现场宣布并授奖,并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染整学组副组长徐顺成先生对本次大会内容进行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