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近日印发《2014年度安全科技攻关指南的通知》,确定了危化品领域安全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除了基础理论研究外,大型石化装置、高含硫石油天然气、危化品管道和通路运输安全保障成为危化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三大主攻方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危化品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如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攻关方向都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根据国家“科技强安”战略、近几年国家对危化品行业的安全要求和行业自身存在的技术薄弱点而提出来的,这也将是“十三五”危化品领域安全科技攻关方向的一部分。
“现在国家公布这些方向,就是鼓励全国的研究单位或者石化企业根据这些方向去申报相关项目,进一步提高安全科技攻关效能。”王如君说。
记者从攻关指南中看到,指南对危化领域攻关技术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多雷区或强雷区的大型石化装置雷击探测范围从现有20千米延伸至60千米,雷电预警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2小时;利用3d gis技术实现高危危化品生产工艺及装置的在线数字化可视化监控;危化品微泄漏探测区域可达0.1平方米至2平方千米,探测浓度变化的精度可达几ppm至几十ppm,可基本覆盖化工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有害气体;高含硫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脱除到5ppm;实现高精度危化品长输管线泄漏遥感监测与预警定位,将长输管道现场信息收集精度提高到0.5米,巡线效率提高到50千米/日。
记者了解到,在确定的攻关方向中,有很多技术并不是全新技术,比如要攻关的危险化学品微泄漏检测技术及装备,ldar技术(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此领域的先进技术,在我国推行已有几年,但至今仍处于小规范示范应用阶段。
对此,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秘书长路念明告诉记者,这些需要攻关的技术确实并不都是新技术,但很多技术在研究推进的过程中可能因为经费、实验基地等问题而进展缓慢,安监总局发布攻关指南就是希望这些推进缓慢的技术能够得到重视。
此外,在《2014年度安全科技攻关指南》中,除了明确危化品领域三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方向,还确定了危险化工工艺仪表功能安全评定技术研究、城镇(区)高风险危化品企业安全搬迁及统筹选址布局决策辅助关键技术研究等基础理论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