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氮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指导意见-伟博体育

时间:2010-05-05     来源:农博网
近年来,氮肥工业快速发展,产业集中度上升,行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氮肥产能迅速增长,为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国仅用世界9%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其中,氮肥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9年全国合成氨产量5324.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3.6%;氮肥产量3860万吨(折纯氮),其中尿素产量2567万吨(5544.9万吨实物量),占我国氮肥产量的66.5%,占世界尿素产量的34.6%。我国已成为世界氮肥的生产大国,但并非是世界氮肥生产强国,在这发展与变化中,我国氮肥工业仍存在着一些的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保持氮肥行业健康平稳发展,特制了本指导意见。


  一、氮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抑制氮肥投资过热、产品产能趋于过剩的情况继续发展;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05年以来,由于工农业需求的拉动,许多地方和企业对氮肥这一传统产业盲目投资、盲目扩张,重复建设情况十分严重。2005-2009年全国累计新增尿素产能1700多万吨,占总产能的26%;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建和改、扩建项目的合成氨产能约有500万吨,尿素产能近1000万吨,如不加以调控,尿素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将更加严重。目前氮肥企业又主要以生产单质氮肥为主。通过结构调整,一方面可以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有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氮肥企业在肥料资源、公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品牌、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延伸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整体水平。


  (二)有利于促进原料结构调整,缓解煤、气资源供应紧张局面


  煤炭、天然气既是氮肥生产所必需的能源又是不可缺少的原料。我国合成氨生产76.7%以煤为原料,20.5%以天然气为原料。以煤为原料的氮肥产品中,90%以上以无烟块煤或型煤为原料,优质无烟煤主要来自于山西。全国氮肥生产对山西煤过度的依赖,是长期以来无烟煤价高、量紧的主要原因。2009年全国氮肥工业消耗的天然气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5%,天然气供应紧张也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企业长期以来生产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随着国家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推进,面临原料结构调整的压力也很大。通过结构调整,改造氮肥生产原料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合理配置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紧缺对行业发展造成的压力。


  (三)有利于推进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节能、环保及安全水平的提高,实现氮肥工业可持续发展


  氮肥工业是耗能较大的产业,年耗天然气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5%;耗煤总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3%;耗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2%。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全国年耗煤量超过18万吨的千家能耗大户中,氮肥企业有150家;氮肥行业同时也是污染重点关注行业,2008年行业废水排放量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4.9%,氨氮排放量占工业氨氮排放总量的22.9%,cod排放量占工业cod排放总量的3%。氮肥产品中的合成氨、硝铵又都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分重要。通过结构调整,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利于推进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节能降耗、环保及安全水平的提高,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完善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2009年全国合成氨企业394个(按集团统计),其中,合成氨产量小于4万吨的企业180个占企业总数的46%,产量占全国合成氨产量的8%。小企业比重大,企业大型化、集约化程度低;同时,还有部分氮肥企业远离原料和消费地。通过结构调整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完善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氮肥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导和规范氮肥行业结构调整。以满足国内工农业市场用肥需求和氮肥工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市场调整和政府加大行业引导力度的机会,淘汰落后产能,严格市场准入,合理调控总量,促进产销平衡,改善产业、产品结构;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目标,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改善产业组织结构;以促进行业协调发展为目标,发挥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的企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以提升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水平为目标,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主要目标


  企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到2015年,氮肥企业数量减少30%,由394个(按集团统计)减少到250个,建成2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氮肥企业集团。


  氮肥生产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显着改善。到2015年,采用连续加压粉煤气化技术生产的合成氨产品比例由现在的10%提高到30%以上,明显改善原料供应制约氮肥生产的局面;形成多层次、多产品的化肥、化工生产体系;多数企业成为以合成氨、尿素装置为基础的多联产企业。


  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到2015年,全国合成氨能源消耗水平达到《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gb-21344-2008)的先进值,即:以优质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小于1500千克标准煤/吨;以非优质无烟煤、非优质无烟块煤、焦炭、型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小于1800千克标准煤/吨;以天然气、焦炉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小于1150千克标准煤/吨,60%以上的企业实现生产污水零排放和循环水超低排放,废水排放量减少20%,氨氮减少22%,cod减少16%;废气废固基本得到综合利用。


  (三)结构调整的重点


  1、在总量平衡和产业布局方面,建立并实施氮肥企业的准入条件,实现产需平衡;鼓励氮肥企业将生产装置向资源地和消费地转移,在生态环境敏感地区和严重缺水地区禁止新建、扩建氮肥生产装置,实现合理布局。


  2、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以及有严重安全隐患的落后企业;并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合,支持氮肥生产、流通和能源生产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要求组建企业集团,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的产业格局。


  3、在原料结构调整方面,鼓励天然气供应不足或远离无烟块煤产地并有改造实力的企业,采用连续加压粉煤气化技术进行原料路线改造,促进原料本地化和多元化。


  4、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一是在搞好单质基础肥料生产的同时,要积极发展掺混肥料及高效复合肥、专用肥,大力开发缓释、控释等新型肥料,建立区域配肥中心,搞好农化服务;二是鼓励氮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建设以合成氨、尿素为基础的多联产化工产品项目,形成“肥化并举”的产品格局。


  5、在技术发展方面,一是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二是坚持“技术创新、自主开发”的发展原则,积极开发和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继续加强大型化肥生产装置关键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


  三、促进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一)制定行业准入条件


  尽快制定科学可行的合成氨、氮肥行业的准入条件。按照总量平衡、优化存量、节约能(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做好现有企业的升级改造,从严控制新增产能建设,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在制定产业退出机制时,必须保证社会稳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氮肥行业节能、环保、安全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为有效推动氮肥产业结构调整,建议国家安排氮肥企业节能、环保、安全技术改造专项,支持骨干企业采用行业推广的先进技术,实现能(资)源节约和产业升级。


  (三)加大氮肥企业原料结构调整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对天然气供应不足或远离无烟块煤产地的有条件企业,采用企业自筹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措方式,鼓励采用连续加压煤气化技术进行原料结构改造。


  (四)对氮肥企业的新型肥料产品的开发予以资金支持


  从财政税收等方面鼓励氮肥企业开发和生产高浓度复合肥和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提高单质肥的复合率和利用率,确保复合肥产品质量,并有效地减少生产和销售环节,降低成本。


  (五)支持氮肥生产企业建设大型销售网络


  加强对氮肥企业建设销售网络的政策扶持,将氮肥生产企业建设大型销售网络的工作纳入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或采取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氮肥企业进行大型销售网络的信息和物流建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