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里,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背景下,实现了“v”形反转,外贸领域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是,与此相伴的却是异常“凶险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与世界各地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日益频繁,很多国家均对华挥舞起反倾销大棒。据中国官方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面对了超过100项的贸易壁垒,超过同期世界各国各地区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1/3,高居全球首位;仅2009年涉及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案,就超过百起,涉案金额约120亿美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两者皆翻了一番。而世贸组织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已成为该组织中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国。
“反倾销”来势汹汹
近期,“反倾销”投诉更是向着中国密集而来。2月25日,印度工商部反倾销局对中国出口到印度的青霉素工业盐作出初步裁定,要求增收临时反倾销税。2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初裁认定,中国输美油井钻杆在美国构成倾销。2月17、18日两天,欧盟委员会先后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三聚氰胺和光面纸发起反倾销调查。
虽然《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对反倾销问题做了明确规定,称“反倾销”应作为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但实际上各国仍各行其事,将反倾销做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之一。外国针对中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在最近一年多来给人的感觉的确是“来势汹汹”。个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对外贸易量也是持续扩张,与各贸易伙伴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自然相应提高,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出口状元”往往会招致更多的贸易壁垒,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就曾有过此种遭遇。
其次,从外方角度来看,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的步伐仍显迟缓。英国《卫报》2月24日报道,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表示,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较之前一年,灾难性地下滑了12%,是二战结束以来最大跌幅。在此情况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均有所抬头,而锋芒所向自然直指“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美国经济学家艾尔文?斯泰尔泽2月14日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上,撰写了一篇题为《中国与世界:一场即将爆发的贸易战》的文章,开宗明义引用亚当?斯密名着《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当某些国家对进口我国产品实施限制措施时,复仇心态自然会驱使我们也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接下来他又描述了中国与美欧之间的贸易战:“由于中国对这两家的贸易顺差在去年年底时持续扩大,所以它们均选择了报复举措,欧盟抓住鞋子不放,而美国人认准了轮胎,中国对此的反应则是,限制美国鸡肉和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同时向wto投诉欧盟对中国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
“反倾销”也是双刃剑
对于那些频繁行使反倾销举措的国家来说,反倾销其实也堪称一把“双刃剑”,其本国普通消费者往往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他们将不得不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同样的商品,而零售商的处境也会步履维艰。英国《独立报》曾报道,该国鞋业零售商普遍恳请欧盟,停止对于来自中国和越南的皮鞋征收反倾销税的举动。
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同样是近年来导致中外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卫报》2月14日发表的另外一篇名为《影响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几大紧张因素》一文中,人民币汇率问题赫然位列其中。中国政府近期对此问题表达了自己鲜明的立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2月25日表示,无论是国际的知名的经济学家还是国内的经济学家,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中国有顺差、美国有逆差的根本原因,更不是导致国际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如果是以美国经济出现问题为借口,如果是在国际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找借口把经济失衡的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明显是找错了药方,失去了基本的判断。
姚坚还指出,今年商务部的一个重点战略,就是采取措施支持从国际市场扩大进口,这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共同应对危机的需要。在这样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问题更应该有一个基本均衡的稳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