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消毒技术可解决高附加值作物重茬问题,大幅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将成为作物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3月16日于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农药科技与应用发展学术交流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室主任曹坳程教授提供的这一信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首席专家李宗成指出,土壤消毒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土壤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不但蕴含商机,还将成为科研人员今后研究的热点。据悉,国内公司近几年纷纷涉足这一领域,trinity等跨国公司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曹坳程表示,近十年来,中国植物种植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迅速提高,种植基地和蔬菜保护地栽培大量涌现。由于高附加值作物投入成本高,不可能与低附加值作物轮作,连年栽培致使土传病虫害成为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常规农药施用残留量大,易使作物产生抗药性,而土壤消毒所用熏蒸剂则不存在上述问题,一次施用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多种有害生物,可防治未知病虫草害。
曹坳程告诉记者,常用的土壤消毒技术有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熏蒸三大类。其中化学消毒技术是将熏蒸剂注入到土壤中而发挥消毒作用,常用的熏蒸剂有氯化苦、威百亩、棉隆、1,3-二氯丙烯、二甲基二硫、碘甲烷和福尔马林等。所用药剂生产难度不大,基本都能实现国产化生产。生物熏蒸是利用来自十字花科或菊科的有机物释放的有毒气体杀死土壤害虫和病菌。目前我国土壤消毒技术推广主要有两大难题,一是消毒方法施药技术含量高,需要专业的施用人员;二是跟普通农药一样,土壤消毒药剂登记难度较大。
曹坳程介绍说,土壤消毒技术在国外已商业化应用半个多世纪,国内市场则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目前主要用于生姜、番茄、黄瓜等高附加值作物,已在山东安丘等多个地方成功应用。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使部分作物经济价值从每亩几千元大幅提高到几万元。
目前我国保护地面积超过200万公顷,高附加值作物和种苗种植面积超过500万公顷,而实施土壤消毒的面积还不到0.05%,土壤消毒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