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今天在京预测,全球转基因生物技术将有新一轮发展。
尽管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一直被关注,但被称为2009年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标志性事件是当年11月,中国为转基因抗虫水稻和植酸酶玉米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isaaa主席詹姆斯(clive·james)称,水稻和玉米的生物安全认证对未来转基因作物在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推广有巨大的影响。
“这将为大约4.4亿以水稻生产赖以生存的中国人带来直接、巨大的利益,”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 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中国有数百万小农户,转基因作物可以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引擎,为小农户带来富裕。”
中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有1亿农民种植了3000万公顷玉米。农村的日益富裕使得人们对动物蛋白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而玉米正是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改良的植酸酶玉米将能够让中国5亿头猪、130亿只鸡和其他家禽更容易消化磷酸盐,促进动物生长,降低营养排泄。而目前,磷酸盐必须另行购买并添加到饲料中,这增加了环境污染。
詹姆斯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因率先支持转基因水稻和玉米,有望成为典型榜样,影响转基因粮食和饲料作物在亚洲乃至全球的认可。”不过,黄大 表示,转基因抗虫水稻和植酸酶玉米实现商业化还需3年时间,在这之间须完成标准田间试验和品种审查。
转基因水稻和抗旱性状被视为未来全球利用转基因作物的两种最重要动力。中国对抗虫水稻的生物安全认证有望刺激转基因水稻及其他转基因作物在其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时,抗旱玉米有望于2012年在美国推广,2017年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推广。isaaa预测,到2015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数量在40个国家内可以达到2000万甚至更多,种植面积可以达到2亿公顷。
据悉,2009年,25个国家的1400万农民种植了1.34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相比2008年1330万农民种植1.25亿公顷增长7%。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1400万农民中的1300万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匮乏的小型农户。
不过,黄大 表示,目前全球的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基本被跨国公司所掌握,中国目前仅有bt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抗虫水稻和植酸酶玉米等少数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中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需要在自主创新、产业化机制等方面加强攻关。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2月24日在北京发布2009年度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报告。报告特别指出,中国政府去年11月向一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发放了生物安全证书,将对其他国家转基因作物政策和研发产生重要影响,带来新一轮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高速增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后续程序顺利,最快3年后可开展这两种作物的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米也将在国内市场销售。
据介绍,此次自主研发的这种转基因水稻具有抗虫性,在增加8%产量的同时可减少80%的农药使用量。另一种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制成饲料后可以帮助猪、鸡、鸭等对磷酸盐的消化,促进动物生长,同时降低2/3的饲料加工成本,减少磷污染物的排放。
isaaa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2008年增加了7%,目前3/4的大豆、1/2的棉花、1/4的玉米和1/5的油菜都是转基因作物。目前全世界有25个国家开展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32个国家允许转基因作物产品的进口。
虽然农业生物技术专家强调发展转基因作物是人类应对人口增长和粮食短缺危机的必然手段之一,但是部分消费者、环保组织和一些科学家仍然对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表示担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与生产部主任胡瑞法介绍说,该中心分别在2002年和2009年进行的城市消费者调查对比显示,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晓率由66.6%增加到75.3%,但受访时明确表示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例则由61%下降到25%。去年的调查还显示,目前市场上超过85%的大豆油全部或部分为转基因产品,有37.4%的被调查者承认买过转基因大豆油,只有不超过15%的消费者在购买时关注其是否为转基因。
作为一家追踪全球生物技术作物情况的非盈利机构,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今年第一次选择中国发布上一年全球主要市场的生物技术作物采用情况的研究年度报告,该组织的首位创始资助人norman borlaug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也是一位生物技术和转基因作物的坚定支持者。
2009年中国率先支持转基因水稻和玉米不出意料地成为发布会的焦点话题,“去年的粮食危机、粮价飞涨、饥饿和营养不良等有史以来第一次困扰了超过全球10亿人口,全球从只关注食品安全转移到关注粮食自给,” isaaa董事会主席clive james(克莱夫·詹姆士)博士对此寄予厚望,“中国有望因此成为典型榜样,影响转基因粮食和饲料作物在亚洲乃至全球的认可”。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主席和理事会的主席以及创始人clive james教授介绍全球转基因状况。
据isaaa提供的数据,回顾2009年,来自25个国家的1400万农民种植了1.34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相比2008年1330万农民种植1.25亿公顷上升了7%,其中1400万农民中的1300万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匮乏的小型农户。
“这个强有力的事实击破了转基因作物仅能够服务大型农户和发达国家的观点,”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黄大昉说,“事实上,像中国这样拥有数百万小农户的国家,已经将转基因作物作为实现粮食自给的重要手段,从而减少在食物、饲料和纤维方面对他人的依赖。”
全球46%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在发展中国家,其种植面积明显高于发达国家——2009年占13%(700万公顷),而发达国家仅有3%(200万公顷)。在美洲,巴西超过阿根廷成为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第二大国家。种植面积增长了560万公顷(增至2140万公顷),比2008年上升了35%,是2009年绝对增长最高的国家。哥斯达黎加则第一次报道了转基因作物(专门用于种子出口市场)。
在非洲,布基纳法索的转基因棉花面积从8500公顷飙升到11.5万公顷,占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比例从2%升至29%。非洲其他国家也显示了持续的增长:南非增长了17%,达到210万公顷;埃及增长15%,bt玉米种植总面积达到1000公顷。
在亚洲,除了中国,bt棉花彻底革新了印度2009年的棉花生产,560万农民种植了840万公顷bt棉,利用率达到87%。同时日本启动转基因蓝玫瑰的商业化。
与此同时,由于德国的退出,欧洲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07719公顷降至94750公顷。2009年,西班牙种植了占欧盟80%的bt玉米。
中国转基因投入每五年翻番 批准水稻刺激全球第二轮转基因应用高潮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与生产部主任胡瑞法在题为“转基因作物的经济影响、公共态度和政策”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的投资,每隔五年政府的生物技术研发投资要翻一番,2000年以后投资增速加快,转基因重大专项获国务院批准,并将在2009年到2020年享有260亿元投资额。
isaaa认为,转基因水稻和抗旱性状将成为未来全球利用转基因作物的两种最重要动力,中国对抗虫水稻的生物安全认证有望刺激转基因水稻及其他转基因作物在其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如抗旱玉米可能于2012年在美国推广,2017年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推广。同时,在2009年,新型玉米smartstax(包含8种不同的抗虫与耐除草剂基因)的批准;roundup ready 2 yield大豆(能更有效、更精确插入外源基因以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在美国、加拿大种植,都被认为是标志了第二轮转基因作物应用高潮的开始。
isaaa和列席的中国科学家对转基因应用前景都表示乐观。isaaa更提出希望2015年时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数量在40个国家内达到2000万、种植面积达到2亿公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