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一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产生-伟博体育

时间:2010-01-25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联合发文公布了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本次共选拔国家级人选80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40名,占79.4%;博士后118人,占14.6%;博士生导师293名,占36.4%;留学回国人员170人,占21.1%。许多人选是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主要负责人。绝大多数人选已列入各地区各部门人才培养计划。

  据了解,百千万人才工程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相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还十分缺乏的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一项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原人事部、原国家科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原国家计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七部门,于1995年12月联合下发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百千万人才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其中第一层次是上百名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杰出青年科学家;第二层次是上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是上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通过“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实施,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学科和技术领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专业技术队伍的素质。

  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选拔对象是:热爱祖国,有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其学术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年龄在45周岁(含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对人选的主要培养措施分为三大类:(1)在政策上为人选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2)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3)注重利用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企业工作站等形式对他们委以重任。

  鉴于“百千万人才工程”的良好效果,进入新世纪后,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原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启动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从1995年至今,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共遴选出7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共4113名。“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一是“工程”成为海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促进了青年人才的加速成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对推动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白春礼、陈竺、郑兰荪、方滨兴等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已入选院士。陈章良、冯长根、衣俊卿、展涛、俞可平、汪劲松等一批优秀人才已走向领导岗位。李崇坚、温进坤、蒋宗勇、郑家奎等优秀人才获得了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殊荣。

  二是“工程”有力地推动了青年人才不断涌现、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的形成。一方面,“工程”各种培养措施,尤其是倡导在实践中培养的做法,给青年人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工程”对入选人员实行跟踪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分类考核、依靠专家的原则,对入选人员的德、能、勤、绩,主要是业务能力和被批准为人选后所取得的工作实绩进行严格考核,实行动态管理,择优汰劣,这促进了人选不断向上、奋发进取、锐意创新。

  三是“工程”促进了分层次、多渠道、自下而上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的初步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对“工程”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以“工程”为龙头,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和部门都在开展人才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跨世纪人才培养规划,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工程,掌握和联系了一批各层次的跨世纪人才,促进了多层次学术、技术梯队合理结构的逐步形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