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战略,当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竞争的制高点,2010,企业如何应对因加强节能减排带来的变化,有哪些环保问题需要提前研究?作为长期关注企业环境行为的媒体,开年之际,本报产业市场部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和判断,梳理出企业在环保方面必须应对的十大挑战,希望对企业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企业从长计议,放眼全局,未雨绸缪,把挑战变成发展机遇。
挑战之一
产业进入深调期
2009年,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关键词,2010年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正在趋缓,新一轮淘汰落后产能的时机将要来临。被国务院点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将进入深调期。
以钢铁行业为例,针对2005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修订已进入最后阶段,在产业准入方面,修订版很可能会将“循环经济概念”与“环保门槛”设置为重点内容,改变过去单纯以设备规模为淘汰标准的“一刀切”模式。《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也在2009岁末结束征求意见工作,对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的标准要求显著提高。
而钢铁行业淘汰落后的机制设计,也将首先从环保入手,把不达标企业进行定期公布、责令整改;其次,把淘汰落后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再次,将淘汰落后与企业银行贷款、进口铁矿石流向条件等结合;最后,采取经济手段,对落后生产能力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等。
紧随其后,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两高一资”、结构性问题突出的行业也将同样面临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等“考题”。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提高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行业在能耗、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扩建电解铝项目,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制订分行业实施方案,将钢铁、电解铝、水泥以及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行业2010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
挑战之二
能源价格节节高
涨价,在过去的一年中被频繁提及:2009年12月22日起,北京市居民水价每立方米上调0.3元,达到每立方米4元;2009年11月20日起,全国非居民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钱;有消息称,政府正在考虑天然气价格改革提议,出厂价可能被上调20%~30%……
短短一年内,水、电、煤、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消息扎堆出现,对企业而言,资源性价格支出的成本将不断提高。比如,各地针对高耗能企业推出的差别电价、差别水价等政策。环境、能源成本越来越内部化,企业必须做好准备。
成本压力的增加,更凸显了节能减排的重要。以钢铁企业为例,2009年以来,油、电等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其生产成本增加了50元/吨,这意味着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将增加1.25%。对于整个钢铁行业来说,预计2009年粗钢产量可达到5.75亿吨,相当于增加成本287.5亿元。而2009年1~9月,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总体盈利也不过299.78亿元。但是,大中型钢铁企业大部分都有自备电厂,可利用余热等方式发电,电力自给率在40%以上,而且这部分电价并没有增长。因此,面对整体的能源价格上涨,节能环保做得好的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
开源与节流,是增加收入的两种方式。所以,应对价格上涨,企业必须有意识用最少的消耗生产最多的产品,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
挑战之三
新排放标准陆续推出
改善环境质量,按行业制定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此举被证明非常有效率,它不仅能实现污染控制目标,也左右着相关产业发展的走向。
钢铁、煤炭、火力发电、农药、有色金属、建材、制药、石化、化工、石油天然气、机械、纺织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都将于“十一五”期间完成,行业性排放标准的覆盖面大大增加,综合性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大大缩小,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而新标准的实施,必将使那些生产设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同时也会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比如,已经完成的《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更着眼于促进技术进步,要企业“跳起来才能够得着”。而在新《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后,电袋之争成为水泥除尘行业的争论焦点,巨大的电改袋及袋式除尘市场可使部分准备充分的除尘厂商赚得盆满钵满,而使用电式除尘的水泥厂商将付出巨大的成本用于技改。
排放标准的制订一般以技术为依据,体现“技术强制”原则,即通过排放标准的制订迫使污染者采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因此,伴随新标准的实施,淘汰和技术创新会同时出现,选择权取决于企业自身。
挑战之四
排污收费标准可能提高
环境保护部正在争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支持,尽快提高全国排污费征收标准,并鼓励和提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减排需要,在重点流域区域乃至在全境范围对主要污染物实现地方排污费征收标准的提高。
排污收费的目的要真正体现环境保护成本,改变“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低”的怪异现象。排污收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环境监督执法的手段和载体。特别是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排污费还承载了更多职能,已经被用作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中,已经把是否足额缴纳排污费作为重要指标之一。
以污水处理费为例,浙江省富阳市开始实行分档收费,按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将企业分为3档(小于500毫克/升、500~800毫克/升、大于800毫克/升),价格分别为1.4元/吨、1.6元/吨和1.8元/吨。新的收费制度体现了排污费普遍略高于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成本的原则。
如果排污费征收标准提高,就意味着企业成本的增加,而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就成为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治污技术创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必将受到更多重视,以减少排污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排污权交易也在发展过程中,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这样的交易来抵消环保投入增加的成本。但是,排污权交易不是万能的,只是一种附加的管理方式,其对管理能力和基础设施这两方面都有很高要求。
挑战之五
应对新的约束性指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污染物排放控制也会更加严格。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水体氨氮等污染物很有可能像“十一五”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一样,作为约束性指标,相关企业准备好了吗?
随着新的约束性指标出台,企业需要为达标排放选择一条性价比高的技术路线。企业治污不仅关心达标,更关心成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长期以来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是我国环保产业目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让相关企业在治污路线的选择上面临困难。
目前,很多大企业结合自身需求进入环保产业,一方面是环保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想提前占据有利地形,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技术推广上发挥大企业的优势,从解决自身问题出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应该是明智之举。从国家层面看,技术创新在环保领域尤为必要。
环保领域不缺少技术,但缺少性价比合理、通用性强的技术,尤其是适合中国产业特点的本土化技术。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必须仔细思考。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留给企业做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寻找最佳的可行性技术、进行治污设备的升级改造、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挖潜增效,企业还有很多事要做。
挑战之六
公开环境信息压力增大
“沉默的大多数”,一家环保组织为其2009年10月发布的中国企业污染物信息公开状况调查报告起了这样一个标题,也很贴切地说明了目前中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实际状况。虽然《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经施行超过1年半的时间,可企业的环境信息仍然是“不能说的秘密”。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包括壳牌、雀巢、中国石化、东风汽车和湖南有色等在内的18家中外企业,在超标排放污染物并且被环保部门点名的情况下,仍然隐瞒污染物信息。
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就是要通过舆论力量去规范公司的环境行为,加强公众对企业的监督。随着社会环境意识的增强,企业一定会感受到来自证券交易所、公众、民间环保组织越来越大的压力。
正在进行试点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将企业环境风险进行量化,摸清企业环境家底。这不仅可以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信贷服务,也将推动环保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
“躲猫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心虚,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将“不能说的秘密”暴露在阳光下,企业准备好了吗?
挑战之七
未雨绸缪应对碳税
一份关于碳税征收方案的研究报告在2009年岁末曝光。“2012年或2013年,要推出碳税。”承担上述研究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在日前举行的环境公共财税改革研讨会上已经明确表态。就在不久前中美碳关税过招之后,一份关于碳关税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估算结果表明,若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会使我国对美国出口下降近1.7%。
狼真的来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将不得不将二氧化碳排放成本纳入企业报表。
据透露,目前,碳税的各个征收方案已经出笼,相关日程表已经有了初步安排。最有可能通过的方案是,起步标准为每吨二氧化碳排放收取10元,到2020年,碳税税率可提高到40元/吨。根据估算,每消耗1吨原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1.9吨,消耗1吨原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3吨。为此,财政部课题组建议,中国碳税最终应该根据煤炭、天然气和成品油的消耗量来征收。
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对美国碳关税的图谋说了“不”,但相关基础研究却未放松。相关模型表明,若征收6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会使我国对美国出口下降近2.6%,对国内不同产业的影响也略有不同。其中,玻璃制造业和化肥业出口下降的比例较大,在30美元/吨碳的情况下,将下降3.65%和3.29%,在60美元/吨碳的情况下,将下降6.35%和5.89%。总体上看,我国的高含碳产业受美国碳关税的冲击将较为显著,还会带来就业、薪酬等连锁问题。
挑战之八
低碳发展成现实挑战
低碳发展已经从高端概念变成了现实的需求和挑战。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公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10天之后,全球进入哥本哈根时间,中国企业家首次参与其中,并庄严承诺:中国企业将积极响应和配合中国政府环境保护的国际承诺,努力探索与自然和谐的低碳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成为认真承担经济增长、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责任的企业公民。
低碳孕育着商机,但是,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中国企业的低碳发展道路必定充满挑战。要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意识、技术和资金是绕不过去的问题。“低碳必贵”的心理惯性,让很多消费者对低碳产品敬而远之,怎样突破意识障碍?中国仍是技术进口国,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技术难题如何破解?节能改造资金缺口巨大,钱从哪里来?具体到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低碳建筑仍存在瓶颈,新能源汽车还在路上颠簸,很多国家的“绿色壁垒”已经若隐若现……低碳发展中,中国企业要躲过“大棒”、拿走“胡萝卜”,需要更多的智慧。
挑战之九
产品环境标准日趋严格
一直以来,国内对企业污染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生产环节,主要看企业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对产品本身的环境标准问题尚没形成气候。但是,随着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越来越多,必须适应绿色贸易壁垒的核心内容:即产品自身的环境标准将成为准入门槛,电子电器行业的rohs法令便是一例。
事实上,对产品环境标准的忽视,让很多以出口为主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损失惨重,因不符合进口国环保要求而被退货的情况每年都会出现。像rohs、weee、eup、reach这样的环保法令,一直是中国出口企业面对的挑战。
现在,一些领先的企业对其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绿色供应链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的新挑战。传统上,对供应链的管理主要从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经济角度进行考量,而绿色供应链则要把产品和流程对环境的现实和长期影响均纳入考核范围。沃尔玛等许多领先的企业已经承诺要与那些重视环保的供应商合作,并制定章程要求对供应商的环保工作进行评估。这些章程涵盖了提供生产、物流、废弃物回收和处置等服务的供应商伙伴。
不进则退。要适应严苛的规则,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把环境目标纳入运营目标框架之中,并使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这方面,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挑战之十
海外投资也需环境友好
在国内,环境监管日趋严格。而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援建项目,还是企业自身海外版图的扩张,都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把环保作为自身发展战略来对待,否则很可能碰到雷区。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援助项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石油、加工制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容易引起生态环境问题。权威人士告诫,目前中国海外投资中环保争议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水电开发、林业等资源开发利用类项目。
2010年,环境保护部、商务部联手,将发布海外投资及援建项目的环保指南,以规范“走出去”企业的行为,规避环境及社会风险。指南将要求中国海外所有在建和已建项目配套必要的环保设施,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备等。同时,中国在海外投资或参与援建的企业须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项目带来的生态破坏进行补偿。
环保指南还将鼓励国内银行采取绿色信贷制度,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将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作为考察指标。到目前为止,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经制定了绿色信贷的具体操作指南,兴业银行也加入了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赤道原则”。
除遵守中国已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以外,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项目还应符合东道国的环保要求。全球环境研究所项目官员智颖标表示:“如果东道国的环保标准低于国内,企业将按照国内标准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