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十五”期间,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发展上不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盘点“十五”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自己的不足: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低,发明专利少,科技成果转化滞后,拔尖人才比较缺乏,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发布,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规划纲要》的第一年,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日益提升。“自主创新”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正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从更快到更好,两大战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关键词:
“科教兴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更加扎实的行动,第一生产力正日益发挥“第一”的作用。
“人才强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全新的战略将“人才资源”高举到“第一资源”的位置。
如果将国家的发展比作登山,那么,新中国制定的每一个五年计划就好比一级级台阶。“十五”开局,迈上九级台阶的中国已经有了新的、更高的位置,在世界各国的排位中,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
踏上第十级台阶,再举步却并不轻松。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拉后腿”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质量和效益不高,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严重;“瓶颈”问题开始显现: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需要科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需要科技”。从“更快”走向“更好”,“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将破解难题的着力点放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思考最多的是科学技术怎么支撑、怎么引领。
“科教兴国”继续成为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人们感受的是更加扎实的行动———
国务院批准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在战略高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电动汽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
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被纳入中央政府投资的重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等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相继建设,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二期工程建设获得专项支持,1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改造升级;
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一批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启动;“十五”期间全国财政科技投入约490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两倍多,年均增速为17.4%;
……
扎扎实实的行动,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变化: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性技术研究强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强化,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第一生产力”正日益发挥其“第一”的作用。
“治国兴邦,人才为先”;“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着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同时,“十五”时期,党中央进一步吹响了“人才强国”的号角。
2002年,党中央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对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部署。2003年12月,随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出台,新一届党中央奏响了“人才强国”的新乐章。
观念一变天地宽。在沉重的“人口大国”背后,人们看到的是“人才强国”的希望;在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前,人们关注的是前所未有的“人才优势”。“十五”期间,积极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财富,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逐渐成为全党全国上下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伴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化,一个更加美好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新局面初现端倪。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日渐清晰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从处处“受制于人”到要“紧握发展的主动权”,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走向科学发展的中国正日益显示其竞争力。
“国家创新体系”———从科研院所扛大旗,到企业唱主角,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轮廓日渐清晰。
提到“中国制造”,人们曾经充满自豪。但是,当生产一只售价为几十美元的外国品牌鼠标,却只能赚几美元;生产一台个人计算机却只能“赚一捆大葱的钱”时,“中国制造”带给国人更多的是压力。“没有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成不了贸易强国,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
科学无国界,而科技却是为国家服务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市场换不来的,是花钱买不到的。技术设备上去了,创新能力并不一定随之改变。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十五”开始,“自主创新”的内涵不断充实: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带来的不仅是观念的更新,措施的科学,更是发展模式的质变,自主创新正日益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旋律。
回首“十五”,我们感受到的是国家科技事业的显著进步,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
从2001年2月开始,先后有9人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连续多年空缺后,反映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相继问世。
2003年10月,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门槛极高的“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中国正式成为第三个成员。而从神舟五号的“一人一天”到神舟六号的“多人多天”,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这一巨大跨越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通过科技界协同攻关,“十五”时期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了2000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了700多项国家标准和上千项自主知识产权,在一些长期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
随着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十五”期间,我国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由我国科学家负责牵头,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实验室参加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已经启动,开创了中国科学家领衔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先河。在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和欧洲导航卫星系统“伽利略”计划等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中国正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国家创新体系的轮廓变得清晰起来。长期以来,科研院所一直是创新的主体,“十五”时期,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由科研院所“扛大旗”的局面正悄然发生改变。如今,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在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已占到60%以上。一批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正在崛起,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大的动作是勾画“创新型国家”的美丽蓝图。“十五”期间,全国科技界及其他领域大量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经过广泛调查咨询,反复深入研究,充分科学论证,最终形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为我们展现了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自主创新正让中国的发展纳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而走上科学发展的中国正日益强大。